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品种是影响猪肉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而猪肉的化学组成成分和宰后生理生化变化则是肌肉品质形成的基础.本文针对杂种野猪和本地白猪两种不同的品种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和屠宰,研究了宰后肌肉的色泽红度a值、pH值、嫩度(剪切力)和蒸煮损失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杂种野猪达到极限pH的时间比本地白猪的长,杂种野猪的嫩度比本地白猪差,但蒸煮损失率却比本地白猪肉低.
推荐文章
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宰后羊肉品质变化研究
羊肉
品质
品种
性别
宰后时间
宰后肌肉抗氧化能力与肉品质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抗氧化能力
肉品质
肉鸡
畜禽宰后肌肉能量代谢与肉品质研究进展
糖酵解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白肌肉
黑干肉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牦牛肉
化学组成
营养价值
肉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种野猪宰后肌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肉类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杂种野猪 红度a值 pH值 嫩度 蒸煮损失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51
字数 5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123.2006.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俪珍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43 693 14.0 24.0
2 王永辉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1 164 7.0 11.0
3 张建荣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2 129 7.0 11.0
4 张亚杰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1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种野猪
红度a值
pH值
嫩度
蒸煮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肉类研究
月刊
1001-8123
11-2682/TS
16开
北京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6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