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大豆异黄酮中苯并[a]芘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分析柱(25μm,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甲醇:水(90:10);流速1.0 mL/min;激发波长297 nm、发射波长410nm;样品进样量20μL;柱温35℃;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0.816%;方法的检出限0.1μg/kg;在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6%、87.76%、78.86%,三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0.45%、1.63%、0.57%.该法样品预处理简单快速,无需将样品过柱净化,分析成本大大降低,具有毒性小,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推荐文章
大豆异黄酮检测技术的研究
大豆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豆黄酮
染料木素
应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制备6种大豆异黄酮单体的方法研究
大豆异黄酮
单体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豆异黄酮
保健食品
固相萃取柱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大豆(Glycine max)
高效液相色谱
异黄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大豆异黄酮中的苯并[a]芘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 学科
关键词 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仪 大豆异黄酮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115 815 15.0 22.0
2 何国勇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8 14 2.0 3.0
3 程冬萍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21 109 6.0 10.0
4 陈鸳谊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4 67 3.0 4.0
5 丁鼎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2 4 1.0 2.0
6 周牡丹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仪
大豆异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
月刊
1004-471X
31-1532/TS
大16开
上海市肇嘉浜路376号轻工大厦10楼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89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39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