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浓香菜籽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检测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影响风味的因素顺序为炒籽时间>炒籽温度>入榨水分,炒籽时间与炒籽温度均对风味有交互影响且影响极显著.最佳炒籽时间、温度、入榨水分分别为30min、170℃和5%,所得菜籽油的感官评分为95分,略高于94.3583分的模型预测结果,共含有6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硫苷降解物相对含量为58.36%,醛类相对含量为13.42%,其它风味成分相对含量为27.54%.
推荐文章
浓香型菜籽油加工技术和质量的探讨
浓香型菜籽油
制取
脱胶
香味
食用安全性
浓香型油脂的生产及关键技术讨论
浓香型油脂
工艺
设备
美拉德反应
质量
响应面优化浓香菜籽油超声辅助 酶法脱胶工艺研究
浓香菜籽油
酶法脱胶
超声波
磷脂含量
四级浓香菜籽油酶法脱胶工艺条件优化
四级浓香菜籽油
酶法脱胶
磷脂含量
酸价
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浓香型菜籽油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科技 学科
关键词 浓香型菜籽油 制备工艺 响应面分析 挥发性风味成分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25.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21.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1)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浓香型菜籽油
制备工艺
响应面分析
挥发性风味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科技
双月刊
1674-506X
51-1713/TS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杨柳东路中段98号
62-24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