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871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6762

全球教育展望

Global Education
曾用名: 外国教育资料(1972)

CSSCICSTPCD

影响因子 4.1206
刊登有关外国教育理论、制度、流派、方法、变革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教育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9-9670
CN:
31-1842/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200062
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出版文献量(篇)
3871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676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华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8-12,7
    摘要: 探究精神既是一种人文精神,又是一种教育精神.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权利.因此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让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基本途径是"重建课堂教...
  • 作者: 刘万海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13-17,7
    摘要: 近代以来的工具理性导致了教学真正理性精神的缺失.教学的理性精神蕴含着师生在教学中的求是精神、主体精神、批判精神与探究精神,其旨在超越知识传递,而培养理性自由的人.重塑教学的理性精神需要审思主...
  • 作者: 邓志伟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18-22,72
    摘要: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在新的世纪具有新的内涵,它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汇通、交融与创新而呈现与时俱进的特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使...
  • 作者: 周晓静 朱小蔓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23-27
    摘要: 道德是有理性相伴随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理性认知与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对人、物、事及其关系有所认知才形成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采取相应的行为.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道德...
  • 作者: 沈嘉祺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28-32
    摘要: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
  • 作者: 刘次林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33-36
    摘要: 德目是人类道德经验的凝结点和传递道德经验的抓手.但是,传统的德目概念及其"美德袋"道德教育受到了挑战.作者提出德目是由概念、情境、动机构成的三维结构,德目教育就是德目三维要素的互动与整合.
  • 作者: 杨明全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37-41
    摘要: 制度性知识代表了特定社会对下一代进行文化教育和价值引导的基本规范,由此具备了进入课程内容的合法性基础.然而,制度性知识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接受合理性的批判,即考察它是否与学生的...
  • 作者: 孔企平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42-45
    摘要: 本文以对教学状况的反思为基础,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重要意义,对促进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作者通过对教师行为风格、教师互动性决策和评价与教学关系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策略的探索,说...
  • 作者: 张雨强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46-49,41
    摘要: 命题是学业成就评价中的核心环节,专业化程度高的命题是科学客观地进行学业成就评价的前提与保障.在剖解我国命题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我国学业成就评价中实现命题专业化的策略与途径,并重点从技术...
  • 作者: 李朝辉 马云鹏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50-55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校长课程领导提出诉求.在学校现实生活中,校长课程领导应然和实然状态存在一定矛盾:校长课程领导意识淡泊,课程领导权力缺失,缺少同行者以及不适应课程领导角色.这些都给校长课程领导带来...
  • 作者: 姜勇 高维华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56-59
    摘要: 针对传统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高师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势在必行.在对传统教师教育问题综合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教育实验与改革,我们提出了教师教育新模式:"虚拟现场".研究表明这...
  • 作者: 王强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60-63
    摘要: 长期以来,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严重阻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时代呼唤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课程参与主体间的合作,来...
  • 作者: 胡国勇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64-68
    摘要: 1997年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及据此修订的1998年教师资格证书法出台以后,以培养具有使命感、擅长领域和个性的,能够较好应对教育现场课题的、有力量的教师为目的,日本教师教育课...
  • 作者: 魏宏聚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69-72
    摘要: 柯兰迪宁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集大成者,教师喻像是其倡导的表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在柯兰迪宁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具有独到的地位与内涵,它既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表述的一种教育学隐...
  • 作者: 马福迎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73-75
    摘要: 时下进行的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处在由点到面的攻艰阶段.<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8日教育科学版刊登<谨防简单化、误读和随意发挥>一文,对我国新课程理论基础的评论不够客观.笔者作为一个...
  • 作者: 钱雨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76-78
    摘要: 通过对一个小学生提问的现象学式的描述,本文对学生中存在的庆学情绪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其主要思想根源.本文进一步提出要打破旧的教学观,必须从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构开始,构建新的以人为本的学习哲学.
  • 作者: 谈雄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6期
    页码:  79-80
    摘要: 我国的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着种种违背教育法则的现象.科举文化延续下的高考制度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是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社会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每个个体的活力,学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文...
  • 作者: 钟启泉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3-6
    摘要: 本文以劳作与农业教育为中心,探讨了技术·家政科或劳作科的新进展.向山玉雄(Mukoyama Tamao)教授系原奈良教育大学教授.技术·家政科或劳作科是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技术的科学认识,通过掌...
  • 作者: 郝德永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7-11
    摘要: 学习作为一种根源性实践活动,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强迫性的、排斥性的"苦学"信念与路径,不仅导致学习意义的普遍失落,而且造成严重的恐惧学习、厌恶学习、逃...
  • 作者: 李军强 王振杰 王海福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12-15
    摘要: 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改变基础教育过分注...
  • 作者: 李丽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16-17,6
    摘要: 研究型课程作为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以释放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既体现正确的价值引导,又突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在民主和标准、个人意...
  • 作者: 李德显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18-22
    摘要: 综合学习的实施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日本的综合学习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各种困境.协调好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关系是综合学习摆脱困境、提高学生学力的根本途径.
  • 作者: 王斌华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23-26
    摘要: 今天在校的学生将进入未来社会.可是,现在的课程主要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科学预测未来早已在社会的其他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发挥...
  • 作者: 何晔 盛群力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27-31,15
    摘要: 促进学生的理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UbD理论新近提出的"理解的六个维度"(即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详细阐述了理解每个维度的功能、特点和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解".理解的...
  • 作者: 汪凌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32-35,59
    摘要: 学业成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多年以来,关于学业成败的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从社会文化环境的归因向学生主体归因的变化轨迹.本文主要从学生主体归因的角度对法国学者布东、杜拜和马...
  • 作者: 慕君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36-39
    摘要: 对话无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还是从价值追求的意义上讲,都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而若实践对话教学,教师必须实现师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转变.对话教学从其课堂文化...
  • 作者: 刘良华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40-43
    摘要: 现象学的方法是对传统科学尤其是实证科学的调整和更新.更新之后的第一个策略是"悬隔",第二个策略是"返回生活世界",第三个策略是"描述".而悬隔、返回生活世界以及描述的办法也就是叙事研究的基本...
  • 作者: 施铁如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44-47
    摘要: 在实证主义摇篮成长的科学心理学以自然科学分支为模板建立自己的理论,表现出在揭示社会生活意义方面的乏力.叙事心理学作为另种方法取向出现的重要渊源在于意识、思维与情绪的发生过程以及人格的建构都扎...
  • 作者: 马开剑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48-51
    摘要: "学科"是学术性的,而"术科"则代表了与学科相对应的另一种课程品性--实践与行动品性."术科"理应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术...
  • 作者: 陆素菊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发表期刊: 2006年7期
    页码:  52-55
    摘要: 为避免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负价值效应,技术教育负有重要责任.本文首先探讨在我国开展技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把握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基本动向和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伦理学、...

全球教育展望基本信息

刊名 全球教育展望 主编 钟启泉
曾用名 外国教育资料(1972)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9-9670 CN 31-1842/G4
邮编 200062 电子邮箱 globaledu@kcx.ecnu.edu.cn
电话 021-62232938 网址
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全球教育展望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教育学类核心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